特約記者 劉斌
第三季度國內經濟持續(xù)恢復,國內生產總值(GDP)同比增長4.9%,并較上季度小幅增加。
在穩(wěn)健的宏觀經濟形勢背景下,長江水路運輸市場需求持續(xù)穩(wěn)定,加之長江干線航道條件較好,船舶運力充足,港口生產穩(wěn)定,長江航運市場總體保持平穩(wěn)運行。但受新冠肺炎疫情散發(fā)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各類因素影響,9月份長江航運部分運行指標有所下降。
港口吞吐量“兩邊低、中間高”
第三季度,長江干線港口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.8億噸,同比增長4.8%,較上季度減少4.6%;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63.6萬TEU,同比增長5.6%,較上季度減少3.7%;完成旅客吞吐量33.6萬人,較去年同期增長88.2%,但較上季度減少約五成。具體特點包括:
從月度情況看,港口吞吐量“兩邊低、中間高”。8月份港口生產高效運行,完成貨物吞吐量3.1億噸;7月、9月受長江流域洪水、疫情等各類因素影響,港口吞吐量分別完成2.8億噸、2.9億噸,較8月份偏低。從增速看,港口吞吐量除9月份同比下滑外,7月、8月同比均較大幅度增長。
安徽及以上省市區(qū)段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,江蘇段略微下滑。第三季度江蘇段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5.6億噸,同比減少0.5%。安徽及以上省市區(qū)段港口貨物吞吐量較去年同期均不同程度增長,其中安徽、江西、重慶等地增長較為明顯。從全年累計情況看,長江干線沿江省市港口貨物吞吐量均同比增長,江西、湖北、重慶增幅較大。
內貿運輸增速高于外貿。第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完成1.2億噸,同比減少6.6%;內貿貨物吞吐量7.7億噸,同比增長6.7%。與二季度相比,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增速下降明顯、內貿貨物增速保持平穩(wěn)。外貿貨物中,出港貨物量保持增長,進港量同比下降。
干散貨、集裝箱吞吐量總體保持平穩(wěn)增長,危化品吞吐量同比下降。第三季度長江干線港口完成礦建材料、金屬礦石、煤炭吞吐量5.7億噸,同比增長6.7%。其中,礦建材料、煤炭吞吐量增幅較大,金屬礦石同比減少。第三季度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63.6萬TEU,同比增長5.6%,增速較前期有明顯放緩,主要源于內支線集裝箱增長乏力。三季度完成石油天然氣及制品、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5318萬噸,同比減少3.8%。
貨運量平穩(wěn)
江海運輸基本持平。三季度長江干線完成江海貨物通過量3.5億噸,與二季度持平。其中,海進江方向2.87萬噸,較上季度減少4.8%;江出海方向0.67億噸,較上季度增長27.2%。
干支運輸平穩(wěn)增長。三季度長江干線完成干支航線貨物通過量2.0億噸,較上季度增長5.6%。其中,干線至支流方向1.37噸,較上季度減少1.4%;支流至干線方向0.64億噸,較上季度增長24.7%。
景氣狀況有所回落
第三季度,長江進入洪水期,航行條件改善,船舶效能提高,受多地汛情、疫情影響,企業(yè)生產活動和市場需求階段性放緩,人工、燃油成本持續(xù)上漲,長江航運景氣狀況有所回落,港航企業(yè)信心指數下降。
長江航運景氣指數為99.59點,較上季度下降5.53點,回落至臨界區(qū);長江航運信心指數為105.00點,較上季度下降8.43點,仍處于景氣區(qū)。
港口、航運企業(yè)景氣指數均有所回落。港口企業(yè)景氣指數為97.99點,較上季度下降7.10點,回落至不景氣區(qū);航運企業(yè)景氣指數為101.23點,較上季度下降3.92點,仍處于景氣區(qū)。
上游、中游景氣指數下降幅度小于下游。上、中游企業(yè)景氣指數分別為102.20點、101.93點,較上季度分別下降1.72點、0.66點,仍處于景氣區(qū);下游企業(yè)景氣指數為97.43點,較上季度下降10.29點,回落至不景氣區(qū)。
客運景氣指數為97.05點,較上季度下降7.48點,回落至不景氣區(qū);貨運景氣指數為101.28點,較上季度下降3.85點,仍處于景氣區(qū)。
運輸價格小幅下降
干散貨運價有所下降。長江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三季度環(huán)比下降3.23%。一季度春節(jié)淡季,運價環(huán)比下降2.32%,二季度生產節(jié)奏恢復,運價環(huán)比上升2.24%,三季度受能耗“雙控”等因素影響,貨源有所減少,運價指數環(huán)比下降。綜合運價指數維持在730—791點之間調整。
長江干散貨綜合運價指數9月較去年同期下降12.67%,其中,煤炭、金屬礦石、礦建材料、非金屬礦石9月運價指數較上年同期分別上升-22.03%、-31.30%、31.65%、-8.91%。
集裝箱運價小幅下跌。一季度長江流域地區(qū)工業(yè)經濟不斷恢復,消費需求逐步釋放,運價指數環(huán)比上升1.89%。二季度外貿出口增速放緩,運價指數環(huán)比下降0.30%。三季度受長江流域地區(qū)數地發(fā)生暴雨洪澇災害、原材料漲價、出口增速放緩等影響,運價指數環(huán)比下降1.0%。綜合運價指數在979.7—1002.4點之間。長江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9月較去年同期下降0.90%,其中,上游區(qū)域、中游區(qū)域集裝箱運價指數分別同比下降5.50%、1.10%,下游區(qū)域集裝箱運價指數同比上升8.00%。
三季度長江船員工資綜合指數為1502.37點,較上季度上升50.81點。受國內散發(fā)疫情影響,長江旅游客運公司停航、減少船舶航次,船員工資指數小幅下降,其他船舶類別船員工資指數上升,其中普貨、江海直達船員工資增長明顯,集裝箱、液貨等船員工資小幅增長。從崗位情況來看,二副、三副、二管輪、三管輪工資指數漲幅較大,船長、大副、輪機長、大管輪、普通船員工資指數也有增長,船員崗位存在一定缺口。
集裝箱運輸將保持高位運行
從不利因素看,9月份制造業(yè)采購經理指數(PMI指數)49.6,并連續(xù)6個月呈現回落態(tài)勢,顯示制造業(yè)生產放緩,或對長江貨物運輸需求造成一定影響。
從積極因素看,國內經濟發(fā)展總體保持良好態(tài)勢,商品進出口需求保持旺盛,將對長江航運需求構成穩(wěn)定支撐。
從重點貨類來看,國家出臺增加煤炭產能、限制煤價等政策,大力保障能源供給,用煤企業(yè)補庫增多,煤炭運輸預計保持增長;四季度處于基礎設施建設旺季,礦建材料、水泥等物資運輸有望保持平穩(wěn)增長;取消鋼鐵出口退稅等政策影響持續(xù),金屬礦石運輸預計將繼續(xù)低迷;集裝箱運輸預計保持高位運行,趨于平穩(wěn)。
圖/文來源中國水運報
聲明: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。